th9FQFFPU1  

 

最近,有了一個機會去和台南市的老師、志工們分享如何將敘事治療的概念運用在學生輔導上,那天,許多專注的眼神、好奇的發問讓我很感動。

 

工作坊中我分享了幾年前所陪伴一個孩子的故事,

也分享了我寫給孩子的一封信,

分享完後,一位在場的老師問我:「我很好奇當年那個孩子現在怎麼了,他後來有上了他想要的高中,過著想要的生活嗎?

當下,我回應說我不知道,因為諮商結束後,無法再持續追蹤、了解孩子的狀況,然後我分享了另一個個案的故事~~雖然未連繫,但在偶然的機會下,從所獲得的訊息中,我知道後來她也成為一位老師了。

回來反思自己當下的舉例,似乎是想證明敘事治療的諮商療效,

但我覺得當下的舉例,因為未有充分的思考及時間對話,所以想藉由這篇文章,來延伸當時那位老師的提問,說說我的反思。

 

在敘事治療裡,所強調的是不用主流社會或我們自己的價值標準去論斷一個人,

而是去好奇、理解一個人,

尤其是一個人的獨特性~~他的特質、能力、重視的生命價值,

當一個人能看見自己的獨特、渴望的自我偏好,

在自我價值感有所提升下,自然會有動力去面對自己的生命困境,

也從中看見自己的不容易。

 

多年前所陪伴的一個孩子,所回應給我的話,我永生難忘,也常拿來分享給大家,他說:「老師的問話就像打開潘朵拉盒子的鑰匙,讓我看見自己是有能力的。」這樣的分享與回饋,不僅是發生在這個孩子身上,

也常從我所陪伴的孩子及成人中,獲得這樣的回應。

這樣的回應,不是在說我有多厲害,而是見證了敘事治療所給出的力量,

帶著敘事治療的視野及生命哲學觀,

當事人能帶著看見自己美好的視野,繼續著自己的人生旅程,

但這並不代表著「從此一帆風順過著幸福快樂的人生。」

生命並非童話故事,而是真實人生的試煉場。

生命的困難和挑戰會持續地出現在我們的生命中,

如果沒有這些困難、挑戰,我們的人生也會過得索然無味吧!

而人會受困、受苦,通常是用問題的眼光來看待自己或他人,

尤其是看待自己,覺得自己很糟糕、沒有價值

在敘事治療的視野裡,人們可以貼近自己的獨特、美好,

當自我偏好的樣子及渴望被自己看見了,

回到生命的旅程中,面對困難或挑戰,

就可以一次又一次的回到偏好的位置給自己加油、打氣,

或者透過理解自己的重要他人給予自己支持的力量,

然後繼續走自己想要的路。

 

回想自己這幾年活在敘事裡,用敘事治療的視野來面對生命裡的困難,

當困難或挑戰來了,對自己的質疑及偏見(以往主流價值的眼光所建構出來的)有時又會再度浮現,

這時候,只能一次次地深呼吸,看見自己身上的美好、資源,

也從可以理解我的眼光中獲得支持的力量,

然後,回到偏好、渴望的位置,面對困境或挑戰。

所以,即使敘事治療學習這麼多年了,

我仍然會定期地再回到敘事的場子裡去浸泡,

透過接受督導、參加工作坊讓自己得以持續讓敘事的氛圍縈繞在生命裡,

畢竟,過往的生命經驗所建構出的影響一個人對自己產生負向感受的力量是強大的,我們需要透過一次次不斷地移動到敘事治療的視野,

才得以不失去自己的美好,不失去自己的力量。

 

我一直很喜歡錦敦在他所寫的《生命,才是最值得去的地方》一書中所寫的一段話:「許多時候,受苦艱辛的過程其實是長出力量的重要途徑。力量,是屬於生命的,常是透過各種困境與挑戰一步步累積起來的。」

身為一個心理師,一個助人工作者,

所能做的最大極限,就是陪著一個人走一段路,

陪著一個人看見自己的力量,

然後,在陪伴的旅程結束時,拍拍他的肩、給他一個擁抱,

微笑地看著他繼續自己的旅程,

「相信」他會用自己的力量繼續走著渴望的生命旅程,

即使困難和挑戰還在,但他已「有所不同」。

 

文末,也用錦敦在送給我的書裡所寫的贈言來和大家分享:「盈君,也是走了這幾年以後,才很確定,旅程中的路都不會白走。」

 

          看見光亮心理諮商所所長林盈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pelightserv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