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盈的奶茶時間--讓老鷹有飛翔的空間。林盈君諮商心理師】

    婷婷是個30歲的輕熟女,外型亮麗的她,有個交往穩定的男朋友,兩人的感情很好,但當男朋友因為假日要回外地的老家而無法陪伴婷婷,或男朋友做了一些讓婷婷不開心的事情時,婷婷就會口不擇言的怒罵男朋友,男朋友通常用沉默來回應;婷婷往往生氣後就很後悔,她很討厭這樣的自己。婷婷曾經和男朋友討論如何處理生氣情緒,例如畫紓壓繪本、寫日記,但婷婷覺得這些方法都無助於抒發情緒及增加她對自已的理解,所以前來尋求心理諮商的協助。我聆聽著婷婷述說目前生氣情緒對她產生的困擾,好奇地問說:「如果用一個東西來代表妳的生氣情緒,那像什麼?」並邀請婷婷在諮商室的物件中選擇一個來代表,婷婷選擇了一隻沒有展翅的老鷹,她表示老鷹的眼神是凶狠的,但老鷹並不想傷害別人。我再問著:「老鷹對妳帶來的影響是什麼?」婷婷說,老鷹讓她口不擇言、破壞情感與形象,讓她覺得自己很糟糕,但是也讓她當下的情緒有所出口。接續,我好奇著在婷婷以往的生命中,產生生氣情緒的相關經驗,及她是如何因應的。

婷婷提到,小時候在家,如果生氣時,她會用摔門來發洩生氣情緒,家人也不會指責她,婷婷說好像摔門後,生氣情緒就不見了,她的心情就可以逐漸平復下來。婷婷國中畢業後,開始離家在外租屋,因考量環境、他人感受,婷婷就再也沒有用摔門來宣洩生氣情緒了。

    聽著這個摔門而讓生氣情緒消失的經驗,我回應著婷婷:「小時候可以摔門的經驗,似乎讓老鷹可以有空間出來,而且不會傷害關係;家人能接納妳用摔門的方式來宣洩生氣情緒,妳是很被愛的。對妳目前的處境而言,似乎很需要讓老鷹有空間可以出來。」婷婷點頭,她說:「原來小時候我是可以好好生氣的,也不會因為生氣就破壞關係。長大以後,我好像少了一些空間來處理當下的生氣情緒。」我再問著婷婷:「看到自己原來是可以好好生氣的,只是缺乏一些空間而已,妳對這樣的情況有什麼感想?」婷婷回應說:「原來我也是有處理生氣情緒的能力,並非是個糟糕的人,情緒管理不好的人,我只是要讓生氣有空間可以出來就好。」說此話的婷婷,逐漸展現笑顏。

    隔週婷婷來晤談時,就開心地與我分享,她回去後和男友分享諮商談話的內容,也和男友分享對「老鷹」的發現,所以這個星期中,只要婷婷生氣了,兩個人就會同時說:「老鷹來了」,很奇妙的,當看見老鷹出現時,婷婷的生氣就不見了,兩個人就可以好好地說話,好好地討論讓她生氣的事呢

 

敘事治療的視野─問題外化

    婷婷的經驗,也常發生在我們自身或周遭人們的身上。生氣情緒是生活裡必然會發生的,當他人的行為、價值與我們所期待或所重視的不符合時,我們心裡的那把尺就會跑出來丈量對方,當對方硬是不合尺規時,我們心中的那把怒火就會開始被燃燒,小則小火可自行熄滅,大到燃燒成大火時,往往形成攻擊的語言或行為,這也是為何我們那麼害怕生氣情緒的原因,害怕遭受攻擊成為受害者,也害怕自身成為攻擊他人的加害者。但是情緒本身是沒有對錯的,因此而衍生的攻擊語言或行為才是需要處理的問題。

    當婷婷因為生氣而怒罵男友時,其實她也很挫折,無法控制生氣情緒讓她覺得自己很糟糕,覺得自己是個有問題的人,人在這個位置上就容易受困了,產生低自尊與低自信,所以當問題一再出現時,就愈感挫折,愈想「解決」問題,愈發束手無策,畢竟,要矯正的是「我這個人」啊!這就是將問題內化,把問題與自己畫上等號,覺得自己是有問題的,在生活裡,我們也常用這個眼光看待他人,常覺得他人是有問題的人。

    在敘事治療裡,很重要的一個核心概念是「問題外化」,亦即「人不等於問題,每個人都是處理自己生命問題的專家。」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遇到各種大大小小的問題或困境,這是生命的必然,而人們是如何面對問題或困境的,這是敘事治療取向的助人工作者會關注的焦點。在與婷婷對話的過程中,我就是處在這個位置,對於敘說著被生氣情緒困擾的婷婷,我心裡所想的是:「她是怎麼面對這個問題的?這個問題對她來說像什麼?….」對於一個人如何處理問題的好奇,永遠都在對話歷程中。

進行問題外化時,通常會有下列幾個步驟。首先,是「命名」,對於深陷問題中而感到無力的人們,我們會先把問題和人分開,邀請當事人為問題「命名」,此時,人們就會有機會拉開一個距離來觀看問題。我邀請婷婷進行問題外化,她把『生氣情緒』外化,命名為「老鷹」時,她就能停留下來觀看問題的樣貌,例如婷婷覺得老鷹的眼神是憤怒的,但它並沒有張開翅膀想傷害別人。為問題命名後,接著,會觀看問題所帶來的影響,例如對生活各個層面(家庭、學校、職場…)及各種關係(親子、手足、伴侶、同儕…)的影響,在婷婷的故事中,問題所帶來的影響是:它讓婷婷口不擇言而傷害親密關係,但也讓婷婷的情緒有所出口。在這裡要特別留意的是,所謂的影響,並非全然是負向的,敘事治療的Michael White曾提到:「對治療師來說,要留意完全負面地界定問題。因為下結論可能讓人們的問題所在的寬闊空間變得晦暗不明,也讓人們覺得有價值或支持他們的事物都變得無效。」就像婷婷雖然不喜歡生氣情緒影響她的親密關係,但也覺得抒發生氣情緒讓她當下的心情好過些。問題外化的第三個步驟是去探索,當事人因應問題的方式是什麼?對於問題所帶來的影響,當事人的立場是什麼?讓人站在「主體性」的位置去發聲。透過探索因應生氣情緒的相關經驗,婷婷覺察到,原來小時候的自己能用摔門來宣洩生氣情緒時,生氣情緒並沒有破壞關係,這就是敘事治療中所說的「特殊意義事件」(unique outcomes),也稱「獨特結果」,亦即不被問題影響或問題變小的時刻。當婷婷小時候摔門來處理生氣的經驗被看到時,婷婷找到了一個適合自己的方式來處理生氣情緒,同時也接納了生氣情緒。

    問題外化的最後一個步驟,是去探索當事人想與問題保持的關係距離,同時,也藉此探索這對當事人的意義為何,當探索意義,澄清當事人所重視的價值時,也就是在釐清一個人所偏好的自我認同。在婷婷的故事中,婷婷從一開始討厭自己的生氣,努力地希望生氣情緒不要出現,到後來透過諮商對話接納了自己的生氣情緒,並沒有要讓生氣情緒從生命裡消失,這是她與問題的關係距離。而當我問婷婷:「看到小時候的自己原來是可以好好生氣的,只是現在缺乏一些空間而已,妳對這樣的情況有什麼感想?而婷婷回應:原來我也是有處理生氣情緒的能力,並非是個糟糕的人、情緒管理不好的人,我只是要讓生氣有空間可以出來就好。對話至此,可以處理生氣情緒的特殊意義事件,讓婷婷感受到自己是有能力處理生氣情緒的人,這是她渴望的自己的樣子,同時這也解構了原來她覺得「自己是很糟糕的人」的想法。在敘事治療的對話中,當一個人可以看見自己因應問題的能力,可以覺察到自己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在這個位置上,自尊與自信提升了,就會有內在空間去因應生命裡的困境與挑戰。

    在探索問題的歷程中,當一個人談論自己對問題的看法、立場,站在主人的位置來觀看問題,會更理解自己因應問題的獨特樣貌,同時,也會對自己偏好的自我認定有更多的覺察。常常在諮商晤談的過程中,對於身陷問題與困境的當事人,我常在他們的回應中對於生命的韌力感到讚嘆!我曾回應所服務的當事人:「難關,撐住了,力量就在!」生命裡的困境與問題是人生會一直面對的,但看見一個人因應問題的寶貴能力、背後所重視的生命價值,力量,就在!而一個人想要活出的樣子就清晰了!而「問題」,我想就是淬鍊生命展現美好質地的試煉石吧!

看見光亮心理諮商所所長  林盈君諮商心理師

附註:本文同時刊載於<華人敘事治療實踐園地>

(http://blog.xuite.net/narrativefamily/201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pelightserv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