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跟幾個學家族治療的朋友們聊天,
聊到了夫妻在婚姻諮商上的必要性,
也談到了東西方文化在家族及婚姻制度文化上的差異,
就覺得很有意思,有一些想法在這裡分享:

我和我太太的婚禮是遵循傳統儀式,
在婚禮中有一個「新娘拜別父母」的儀式
,雖然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但仍然印象深刻,
我記得我太太和岳父母在過程中哭得唏哩嘩啦的,
這讓在旁的我感到手足無措,
我覺得自己像似的拆散人家親情的兇手一般,
哎,惹得他們哭成一團,彷彿是我的錯一般。

這幾年年長了,重新回顧那段回憶,
有了不一樣的詮釋,我發現在那個儀式過程裡,
我的岳父母不斷的交代著我的太太:
「到人家家裡之後要懂得做媳婦的道理,不可以跟在家裡一樣任性了......」,
我發現那個儀式彷彿在跟在一個女兒說:
「結婚後,你就不一樣了,你不只是我們的女兒,妳也即將成為某人的媳婦,你即將成為某人的妻子,你也即將成為某人的大嫂......」,
在儀式中,女性開始有了角色轉變的準備,
對於婚姻,女性預期到未來的身份角色不同了,
日常生活的行為也會不一樣了,
不一定知道會有怎樣的不同,但是開始有了準備。

但是啊,反觀男生,在婚禮中,
他還是行禮如儀般的完成婚禮,
過程中開開心心歡歡喜喜,但我發現到,
並沒有一個類似「拜別父母」的儀式,
所以過了(婚禮)這一天,新郎依舊是那個男孩,
依舊是那個要打球,要看漫畫,要玩手遊的男孩,
在他的身份認同裡,依舊是「兒子、哥哥(或弟弟)」,
這位新郎並不一定意識到,不一樣了,
接下來的人生不一樣了,
他開始要成為某人的丈夫,以及成為某人的爸爸,
原有的生活可能會因此而要有所改變了。

我想說的是,在婚禮中,女性有了身份轉變的準備,但男性了,好像沒有這樣的心理準備,
這幾年有時聽到有些女性會抱怨自己的先生像媽寶,或許先生一直沒有意識到,他結婚了,他不一樣了。

看見光亮心理諮商所 連廷誥 諮商心理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pelightserv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