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0  


孩子面對困難時,
若無法排解其面對的問題時,
往往會出現一些因應的方法,
而這些方法,一旦不符合主流價值或常規時,
就容易被定義成「問題行為」。

以「不寫作業」這件事作為例子,
其實大部分的孩子,很少是喜歡寫作業的,
尤其白天在學校上課一整天後,
好不容易放學了,當然只想放鬆、大玩特玩。
而願意乖乖把功課寫完的孩子,
大多有一些他們內心解讀「寫作業」的一套解釋,
比如我小時候,不寫作業會被學校老師處罰,
被處罰我會覺得很丟臉(我小時候是個愛面子的孩子),
所以再怎麼不想寫,也一定會完成。
有可能有些孩子寫完作業會有獎賞,
寫完作業才能得到自由的時間等等…,
但一個不寫作業的孩子,面對「寫作業」可能是有其它的解釋。
曾經一個我陪伴過的孩子,
他曾很苦惱的跟我反應,其實並不是他故意不寫作業,
但因為寫作業時,常常會遇到不懂的問題,
然而家裡卻沒人能予以協助其學習,
因此「不寫作業」成為他「不用面對困難」的方法了。
若從「照顧自己」的角度來看,
我們是否更應該看到孩子如何在有困難的環境中,
找到一個讓自己舒服,或得以讓自己好好生活的方式,
但很可惜的,若我們只看到孩子不寫作業的行為,
並貼上「不乖」或「不認真」的標籤,
是否就少掉更多理解他的困難、協助他改變的機會。

不可否認的,孩子的確還在成長,也尚未成熟,
但這不代表他們不是獨立思考與自主選擇的個體。
尊重孩子們的主體性,協助他們主體性的發展,是大人的工作,
然而,我們若只以「外在的常規」、「單一的標準」來定義孩子的樣貌,
很有可能就忽略了讓孩子主體性發展的機會,
有機會時,放下心裡對孩子的期待,
多聽聽他們內在真實的聲音,
將會發現,他們原來是有這麼豐富的內心世界,
並渴望著被聽見與看見。

看見光亮心理諮商所 王孟羚心理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pelightserv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