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欣賞映後分享】
昨晚,看見光亮來了許多朋友,
有人是獨自前來,有人是呼朋引伴來,
也有爸爸媽媽帶著小朋友來。
我們ㄧ起共度了ㄧ個美好的小週末夜晚,
透過「爸…你好嗎」這部電影的10個片段小故事,
也撩撥起各自記憶中與爸爸溫馨的、從無法接受到接受的故事…,
謝謝18位大小朋友的參與,
我們從彼此的故事與分享中也映照著內心對爸爸各種複雜的情感…。
將昨晚大家的分享摘要整理,也邀請大家,將愛化為具體的行動,
無論是言語或行為,即使威嚴如山的父親,亦能感受到那愛的輕風吹拂,溫暖那內在的孤寂…。
◎ 我們對爸爸也會有討厭、憤怒、無法理解…的情緒,但「我們都不完美」,移動視野,不盡責的父親也有他盡力的地方,也有他美好而獨特的一面。即使父親不完美,終究是「我的爸爸」!就如同我們在他的眼中也不完美,但終究是他的孩子,父親從來不會因他的孩子不完美而放棄孩子。「擁抱不完美」,才能對父親有更多的理解、更多的聯結。
◎ 即使小時候家裡經濟能力有限,爸爸總是會想辦法提供給孩子物質上的享受~~看著孩子吃雞蛋冰,自己卻捨不得吃;孩子生病看完醫生後,常能喝到ㄧ杯木瓜牛奶…,這都是會永遠放在心裡,與爸爸間溫暖的記憶。
◎ 台灣的父親很難以用言語表達愛和關心,而是用具體的行動來表示。幫孩子送准考證、堅持送3個女兒上學、到火車站接回家鄉的女兒。這些爸爸的「背影」從年輕的壯碩到白髮斑斑,永遠是孩子心裡感受到被守護的愛的印記。
◎ 我們也很難用言語表達出對爸爸的關心與愛,「爸,我愛你!」很難說出口, 但一句簡單的問候「吃飽沒?」「最近身體好嗎」,或者陪陪老爸看電視、一起去郊外走走、寫父親節賀卡,用「行動」來表達對爸爸的關心與感謝,即使爸爸沒說甚麼,但其實他們內心都接收得到。也唯有「珍惜」與透過行動,為人子女心中的”遺憾”才能減到最少。
◎ 即使威嚴的父親,內在仍有溫柔的一面,由其是對子女。而身為新一代的父親,其實可以與孩子 多表達內心的想法,與孩子有更多的情感聯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