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0926  

我的兒子今年七歲,是個愛搞笑的小男孩,這個階段的他,
如果因為自己做些什麼動作或表情惹得別人哈哈大笑,
這樣,是他的成就感來源之一。

我生長在上有哥哥下有妹妹弟弟,手足算多的家庭。
不只是小時候,甚至到現在,
能跟自己的兄弟姊妹聚在一起,講一些無關緊要,
甚至於從別人的眼光看來是一些不怎麼有營養的玩笑話,
都還是能帶給我一種特別的快樂。
這些樣子,很多時候在工作或者社會情境中,
我都不會有這部分了,算是後天社會化給修掉了,
因為不能確定別人的眼光是如何看待,
為了保險起見,把這部分收起來,是比較安全的做法。
但是,跟自己的手足,或者跟一起長大的朋友在一起,
這個樣子還是會跑出來的。
家裡,因為手足多,成長的過程,
我們總是自己這樣想辦法玩樂,充滿樂趣,
不太需要玩具或者其他玩伴。
這是我成長的脈絡。

先生家裡就不是這樣的。
公公婆婆雖然不是嚴肅的人,但身為教師的職業背景,
他們講話總是好好的、有條有序地講。
亂開玩笑,或者搞笑這樣的事,似乎不太會在先生家裡出現。這是先生的成長脈絡。

在我跟先生這樣不同的成長脈絡下,
而成為現在是個大人是個父母的我們倆人,
可想而知,單是對兒子搞笑這件事,接受度就大有不同。

有一段時間,兒子實在搞不清楚,為何他搞笑總是會被制止,甚至於過火時會惹得爸爸不悅。
相較之下,這個樣子在媽媽的面前,似乎是可以的。

於是有一天,趁著某個時機,
我好好地問兒子對我娘家人的觀察,
包括大舅舅小舅舅算是會搞笑的人嗎?兒子點頭。
再問了兒子對先生家人,包括奶奶、姑姑間彼此的互動樣子,他們會這樣搞笑嗎?兒子回答,「好像不會」。

在這裏,我試圖做的,是讓兒子有機會理解,
爸爸媽媽在面對他對著我們搞笑的同樣一件事裡,
為何會反應不一。
而這裡,想讓孩子離開「對錯」的觀點來看自己,
他搞笑並不是一件好或不好的事,也不是爸爸媽媽誰對誰錯,而是想讓他理解,不同的人看待同一件事情是會有著不一樣的反應。
而他,也要去理解別人,理解「不是他做好或不好,而是情境的適合與不適合」。
最後他的結論是,在爸爸面前,搞笑的成分要「少」一點,
而跟媽媽在一起時是可以好好發揮的沒問題。

這個過程中,對我而言最不想要的就是,
孩子會因為被責罵而反過來否定自己身上的某些特質。
兒子搞笑的樣子,我見過!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因為這樣的特質,帶給我即便物質匱乏,也依然有飽滿快樂的能量。
所以某個程度,如果可以,我會想讓兒子把這樣的特質保留下來再久再多一點。
同時我也能理解先生,想要孩子在情境中有合宜的表現,
這也會讓孩子更知道如何與他人互動,而不是一個勁的顧著搞笑。

在這裏,共同地在思考怎麼樣的引導是對孩子有好的影響,
是我跟先生的一致。而先生與我不同的反應與對待,
雖說看似不一致,卻帶來了人在差異中不同樣貌的變化,
是我樂見孩子在父母的差異中有機會領略人的豐富性的。

附註:在錦敦最近所創作(看見光亮諮商所發行)的「親職卡」裡頭的卡片媒材中的情境卡13,就提到:『若用分工合作的概念來說,在這個家,你負責傳遞給孩子的是什麼?你的伴侶,負責傳遞的又是什麼?』。
透過這個問句,我們有機會思考在不一致的差異中,也可能會帶來「分工」與「合作」。

看見光亮心理諮商所 黃馨慧諮商心理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pelightserv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