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在我的生活圈裡,很少聽到有人會說:「我很有自信」,
即使是成就相當卓越的人也會說:「其實我很自卑」、
「我害怕在眾人面前表達或表演」。
自己也對自卑很頭痛,在意得失背後藏著無法不成功的自卑,
挫折易怒,爭吵要贏。
自卑搞砸了很多事情,讓自己陷入痛苦的情緒,
特別是面子掛不住的時候,就會惱羞成怒、情緒失控。
那麼,該如何和自卑感相處?
大多數人都是透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和自己對自己的評價來定義自己。
同時我們也很渴望獲得群體的認同,討厭被標籤化為有問題的人。
要是自己的某些標準在群體內是異常的或不合格的,
就會對自己感到失望和自卑,但為什麼?
為什麼得靠這種方式才能肯定自己?
進一步想,為什麼自卑要攻擊自己,那是從小到大誰的聲音?
自卑的目的是什麼?自卑的敵人是誰?
可不可以容許自己犯錯還能欣賞自己?
我相信自己有價值、有能力嗎?
對自卑好奇,可以一步一步走向探索它,挑戰它,馴服它。
自卑除了帶來的痛苦外,我發現自己渴望卓越,讓自己更好;
我知道自己不夠好,所以才要更加努力。
我試過肯定句訓練,也就是不斷肯定自己的努力,欣賞自己的才能,
搭配冥想放鬆的方式進行,效果挺好。
另外,我也練習在容易產生自卑的地方挑戰它,像是公開發言。
雖然我不是每次都能成功,時常講得很爛,但我肯定自己勇於拒絕自卑,
且講得不錯的時候,會帶來豐富的成就感。
當然,要是事情做不好,情緒會低落,
但我發現疲累的時候特別容易犯錯,且情緒不穩;
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好好休息,有精神真的會比較有自信。
我感謝自卑感,但也拒絕被它控制。
在學習馴服它的過程,我也在整理自己,
雖然不可能完全不受它影響,一次的挑戰就是一次的學習,
就像登山,一面挑戰自己,一面欣賞美麗風景。
看見光亮心理諮商所黃智卿諮商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