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裡,稀鬆平常的對話,
其實也會有機會帶來生活的省思與學習,
最近一次的日常對話就是如此。
前兩天跟男友隨性聊天時,
我沒來由地問了他一句:你覺得我是個怎樣的人?
男友的回應是:是個不修邊幅、沒有什麼規矩的人。
接著趕緊再補充一句:這是稱讚!
「不修邊幅、沒有什麼規矩」我猜想,任何一個人聽見這樣的形容,
心理恐怕都很不是滋味吧!
我卻還蠻喜歡這樣的形容,甚至還分享到我的FB,讓朋友們知道。
「不修邊幅」,通常代表的是邋遢、不重視外表,整體給人的感覺就是隨便。
但是卻也代表著,不會把太多時間花費在打理自己、不追求時尚品味、
不化妝打扮,完全地呈現「原汁原味」的自己!
確實,很多時候呈現原汁原味時,會帶來某些困擾與不方便,
包含專業能力可能被質疑。但是,我喜歡這樣的原汁原味!
就如同在工作時,我也呈現這樣的原汁原味,
進行諮商工作時、演講時、書寫文章時,
都可以看見很真實的自己,生活經驗、生命感觸、
對人很真實強烈的感受,這些都會在工作當中展現出來,
對我來說,這些表達是重要的,因貼近生活而帶出了更多共鳴,
有機會讓抽象的概念轉化成生活的縮影,
只要可以帶給大家更多的學習與收穫,我都會願意這麼地坦承。
「沒有什麼規矩」,給人的感覺就是沒有禮貌、不懂人情世故、沒家教。
但是,這句話想表達的意思反而是更有彈性、做事不會有菱有角,
去除了很多的「應該」。
我喜歡保有彈性的自己,除了生活更加自在,不被束縛,
可以更真實地做自己外,也帶來更多的包容與理解,
接納許多與自己全然不同地人們與社群。
當我跳脫了規矩,
我就有機會可以去認識更多與自己截然不同地人們,
去理解他們的生活跟我是有多麼不一樣,
也不會要求他符合我所熟知的生活規範,
我內心很清晰地知道:我們是不同的,你有你的生活方式,
我有我的生活方式,這是可以相互接納的,
而非落入「好」與「不好」或者是「對」與「錯」這樣二元評斷裡。
很有趣的是,當這些尊重出現了,
反而可以發覺更多很值得欣賞與讓人讚賞的地方呢!
跳脫規矩的自己,儘管與人們都只是很平常的對話與相處,
依然覺得珍貴又難得,生活裡總是充滿驚奇與驚艷!
我喜歡這樣的我,雖然我無法像很多漂亮的女生,
一出門就吸引眾人的目光,走在時尚的前端,
有著傲人的身材與光鮮亮麗的外表;
我也無法當個乖巧順從的女孩,遵行著傳統文化規範生活著。
但是,卻可以保有一顆赤子之心,認真生活,
感受人與人之間那份良善、相互尊重、欣賞彼此差異。
看見光亮心理諮商所 蘇郁玫諮商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