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陪你聊心、療心-享受吧!在生活中的旅行。王孟羚諮商心理師】
一直以來,我都是一個喜歡在生活中創造新鮮的人
可能是內在有一顆不安於室的心
一旦反覆過著同樣節奏的生活
心裡就開始會慌了起來
有一種:「難道,這一生就要這麼的過下去了嗎?」
也因為這種莫名的存在焦慮感
使得我在工作閒暇之餘,喜歡嘗試一些不同於原本工作職場的事情
買書在家學做羊毛氈、襪子娃娃、手工皂或寫寫現在很流行的硬體字
亦或報名社區大學的課程,學習繪畫賞析或芳香療法
又或者一口氣花了四萬多元的學費,報名好奇很久的寵物溝通課程
三不五時還會有一個念頭,想再繼續念書,學習更多不同的知識
心裡頭常常浮現很多覺得好玩、想嘗試、或體驗的事情
但不可否認的,往往也經常都只是三分鐘熱度的結果
嘗試以後,沒一樣精通,或足以拿出來炫耀的第二專長
久而久之,其實對自己是會產生一些自責的聲音
責怪自己半途而廢,是最強烈的聲音
也因此開始不喜歡自己的「不安於室」的心情
認為自己既沒有在工作職場上有出色的表現
也沒有在其他領域上有所成就
因為這樣的自責,學習新領域的行為,刻意停了好一陣子
停了一年多,每天過著固定的生活模式
真的很懷念學習新東西的喜悅和新鮮感受
而那陣子剛好與朋友聊到關於旅行的話題
朋友分享了一段很有趣的話
他說:「其實旅行,就是從自己活膩的地方,移動到別人活膩的地方」
仔細想想,還真的是這麼一回事呢!
聽了這段話,也讓我想到自己在固有的生活節奏裡
感覺到的那一種慌,其實是一種「膩了」的感受
而學習新東西,就好像是一種在生活中的心靈旅行
當每天有固定的工作、有固定扮演的角色、有固定相處生活的人
所有的「固定」,形成了一種穩定與不變的節奏
就好像待在熟悉的土地,每天活在習慣的環境中
但若有機會安排旅行
到不同的地方走走看看,會因為新鮮感、與難得的到此一遊
使我們感官,打開得更廣
接收到更多平常少有的刺激,也帶來了好玩與喜悅感
而學習平常接觸不到的事物,某個程度上,也是打開感官的開關
學習繪畫時,驚嘆著,哇!原來賞畫、畫圖是有這些的方法與技巧
學著芳療時,體驗到各種香味對嗅覺的刺激
學習寵物溝通,見識到這個世界上,另一種與動物互動的觀念與方式
學習新的事物,與其說是為了「獲得」什麼
我發現更重要的是
能夠「見識」到了什麼,才是更吸引人的過程
「見識」會帶來新鮮感,能在平時固定的生活節奏之中
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與能量
朋友們,當你發現,最近的自己
好像對生活失去了熱忱、失去了目標、方向
若沒時間或沒錢來一場物理空間上的旅行
則不妨找點新事物來學一學、碰一碰
打開對新事物的學習與感受
享受這種在生活中的心靈旅行
你會發現,原來膩了的生活裡,仍然可以創造出很多樂趣與火花
對生命的熱情與享受,也能從此再流動了起來
看見光亮心理諮商所 王孟羚諮商心理師